在门诊中,我经常会遇到一些看起来十分“健康”的患者——没有明显病史,不抽烟、不喝酒,生活规律。但就是这样一类人,却因为忽略了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,悄然陷入了一场隐蔽却危险的血管危机。
静脉“血栓”这个词,许多人都听说过,却往往对它的真正危害了解甚少。今天,我们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,带你深入了解深静脉血栓(DVT)的双重威胁:一个可能瞬间夺命,一个则在日复一日中悄然摧毁生活质量。
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你我身边正在发生的真实风险。
张强医生集团成都静脉曲张CHIVA中心
一、突如其来的肺栓塞:看似健康的他,差点命丧血栓
王先生,56岁,是一位办公室职员。平日里工作忙碌,久坐少动,也并无明显疾病史。一次长时间乘坐高铁回老家之后,他突然感觉胸闷气短,以为是劳累过度引起的不适。没想到几个小时后,他晕倒在客厅。家人立即将他送往医院,最终确诊为“肺栓塞”,由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所致。
展开剩余82%肺栓塞,是深静脉血栓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。当血栓随着血流进入肺动脉,阻断血液循环,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因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而猝死。王先生幸运地抢救及时,但也让他一家人意识到:血栓,绝不仅仅是老年人才需要警惕的问题。
深静脉血栓肺栓塞
二、真正的折磨才刚刚开始: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(PTS)
许多人以为,只要度过了肺栓塞的危机,生活就会恢复正常。然而,对于王先生来说,危险并没有随着出院而结束。
由于缺乏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,急性血栓逐渐转为陈旧性血栓,血管堵塞严重,循环受限。加之未能坚持压力治疗,未规范穿弹力袜,也未持续抗凝药物治疗,几个月后,他开始出现小腿肿胀、酸痛、皮肤颜色变深,甚至在炎热的天气中也感到异常沉重,病情慢慢加重,几年后他的下肢皮肤开始硬化、变色、瘙痒、溃烂,最终发展为典型的“老烂腿”。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: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(Post-Thrombotic Syndrome,PTS)。
PTS是指由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静脉瓣受损或血管堵塞,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,进而出现慢性肿胀、疼痛、沉重感、色素沉着,严重者甚至发展为难愈合的溃疡,俗称“老烂腿”。
这种慢性病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,还带来极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。王先生开始不得不穿着医用弹力袜,每天抬高双腿休息,限制出行,甚至因行走困难而提前退休。
三、血栓为何找上你?这些高危因素需警惕
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往往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:
久坐不动: 长时间乘车、办公、卧床使下肢血流减慢,易形成血栓。 术后恢复期: 尤其是骨科手术后,血栓风险显著增加。 肥胖与吸烟: 增加血液黏稠度,促发血栓。 年龄与遗传: 年龄增长、血管弹性下降,或存在遗传性凝血障碍。 妊娠与避孕药: 女性妊娠期及口服激素类药物时风险也会升高。识别这些风险因素,有助于及时预防和筛查,远离潜在血栓危机。
深静脉血栓
四、你是否也出现过这些症状?
单侧小腿或大腿持续肿胀? 小腿酸胀、沉重、怕走路? 静脉凸出、青筋明显? 皮肤变硬、脱屑、变色,甚至开始溃烂? 穿着鞋子却没有感觉,上床才发现鞋还没脱?这些很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后的“延迟反应”——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(PTS)的信号。它不会立刻致命,却可能伴随你终生,慢慢蚕食行走能力,产生慢性疼痛、甚至留下终生溃疡难愈,它是一种对生命质量的长期侵蚀。
五、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?
深静脉是血液回流心脏的“主干道”,一旦被血栓堵塞,就如同高峰期封路,血液回流受阻。
与浅静脉不同,深静脉无替代通道,血液“困”在下肢,导致:
局部组织缺氧 炎症因子积聚 静脉压升高、血管渗漏 最终引发皮肤硬化、色素沉着、溃烂。这就像你每天通勤的主干道被封,车流堵塞,时间一长,路坏了、车坏了,生活也乱了。
六、肺栓塞 vs. PTS:一个要命,一个折磨
肺栓塞是急性威胁,短时间内可能致命;PTS则是慢性折磨,长期影响生活质量。“烂腿”不是形容,而是我们门诊中常见的真实病例——即便是30多岁的患者,也可能出现皮肤发黑、溃烂流水的严重病变,外观远比很多老年人还要严重,都是因为未按时规范抗凝、忽视压力治疗的结果。
七、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怎么治?
一、手术/介入治疗(新发血栓)
适用于早期病程,包括:
药物溶栓 球囊扩张 放置支架等关键是发现及时,血管未完全堵塞。
二、保守治疗(大多数患者)
长期抗凝(如华法林、利伐沙班) 医用弹力袜、气压治疗仪 改善生活方式(避免久坐、适度运动) 皮肤护理,防止感染及溃疡恶化即使血栓已陈旧,也应坚持治疗,否则PTS只会不断加重。
八、如何预防DVT和“老烂腿”?
久坐时定期活动双腿,做“踮脚运动” 术后尽早下床活动,必要时使用弹力袜或气压设备 高危人群预防性抗凝治疗(如低分子肝素) 控制体重、戒烟限酒,改善代谢与血管健康 定期复查下肢静脉超声九、你现在应该做什么?
有血栓史者务必持续抗凝,不擅自停药 高危人群(久坐、孕产妇、肥胖等)要格外注意 出现腿部肿胀、青筋暴露、皮肤变化等,应尽早就医 不要盲信偏方,PTS治疗是长期工程十、这些人群请特别留意:
长期久坐久站者(办公室、司机、收银员) 怀孕、产后女性、口服避孕药使用者 手术后卧床、行动受限的老年人 超重、吸烟、高脂饮食人群 有家族史或凝血功能异常者结语:别等“老烂腿”才后悔,预防从现在开始
很多人走到PTS这一步,仅仅是因为最初的“忽视”:
忽视弹力袜 忽视抗凝药 忽视复查 忽视腿部信号尤其是年轻人,总以为“我还年轻”“扛一下就好了”,但当血管扛不住时,痛苦就会如影随形。
血栓虽小,危害巨大。
王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。在中国,每年因肺栓塞死亡者众多,而PTS更常被忽略。它不会立刻夺命,却可能伴你余生。
请记住:科学认知,早防早治,是守护血管健康的关键。
发布于:四川省